人類起源 朱棣:咱北京城70萬年前就……(1 / 2)

天幕恢複了原狀,各朝各代卻無法平靜下來。

夏商周及之前的時代,隻將此事當做神跡,雖有少數人懷疑神仙是否存在,卻也無法當眾明說。

秦始皇時期,始皇帝看到天幕恢複原狀,召集鹹陽宮中諸子,發下命令,“爾等都看到了天幕,天幕最後留下的問題,自行思考,明日將寫好的答案交與朕。”

扶蘇等人躬身應道,“唯。”

隨後,除了長公子扶蘇,其他公子儘數退下,始皇與群臣回到大殿,繼續剛剛未完成的朝議。

似乎天幕的出現沒有對他們造成任何影響……

天幕開始時劉邦正在吃狗肉,天幕開始後,劉邦命人召蕭何等人入宮,一起吃狗肉……

天幕結束後,劉邦道:“今日得見神跡,眾卿與朕共飲一杯!”

蕭何奏道:“陛下,這天幕不知是何存在,要不要……”

劉邦灑脫一笑:“福兮禍兮,終不過是天命,朕一介布衣,提三尺劍平定天下,誰又能想到呢!天命在朕,自會庇佑!”

劉徹則將課後問題交給了他的文臣們,“諸卿大才,定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董仲舒上奏道,“此天幕所有人都可看到,若是天幕說一些擾亂人心之言,陛下當有所準備啊。”

劉徹道,“發下布告,此天幕乃是天佑大漢,日後若是有變再行解釋。諸位愛卿可看出了什麼?”

劉徹迷信神仙,但正值壯年的他還沒有晚年那麼沉迷,對於天幕的出現也有些懷疑。

主父偃搖搖頭道,“天幕所言,人類是猿猴所變,似乎還得到了什麼證據,這當真是無稽之談!”

桑弘羊道,“天幕的證據便是那個頭蓋骨……”

說到這裡,桑弘羊也說不下去了,他無法想象,為什麼會有人將頭蓋骨堂而皇之的拿出來當做證據。

古人事死如事生,對於身後之事十分看重,帝王將相的陪葬品更是恒河沙數,若有人將自己的頭骨拿出來展覽,那便是不共戴天的死仇。

劉徹想到自己還沒有修建完成的茂陵,不由得下定決心,定要將其中機關設計的更加嚴密,讓盜墓之人有進無出。

李世民也在與群臣議論此事,他們經曆過混亂的魏晉南北朝,一些亂世梟雄帶頭盜墓,更有無數人以盜墓為業,古時的王侯將相沒有幾人能得幸免。

沒錯,說的就是你,曹操!

李世民:“還是薄葬為好,若能免於被盜,也能落得死後安寧。”

長孫無忌:“我大唐有完善的律法,盜墓賊都會被判重刑,更何況,隻要我大唐千秋萬代,何人敢盜大唐皇帝之陵!”

李世民:“這世上哪有不滅的王朝,一旦王朝覆滅,還有誰會在意前朝皇陵!”

這話隻有李世民能說,其他大臣卻是不敢開口的,便是以直諫聞名的魏征,也緘口不言。

朱棣看明白了:“這天幕是說咱北平城,70萬年前就有人居住了,說不定哪個洞裡就埋著遠古人的骨頭呢。”

漢王朱高煦:“這證明父皇遷都的決定是正確的,天幕都證明了。”

太子朱高熾:“可是國庫已經空了,遷都之事還是要從長計議啊!”

朱棣原本很心急,最近朝堂上提起遷都便有人反對,那些人以太子為首,讓他恨不得廢了這個不和自己心意的太子,但漢王能領兵卻沒有治國的才能,廢了太子又能立誰呢!

天幕一出,他便找到了一個絕佳的理由,天幕稱呼北平為北京,說明北平合該成為大明的首都,太子也沒有理由反對了。

至於天幕說的北京是不是北平,朱棣不在乎,隻要遷都後將名字改為北京就是順應天命!

第二天,同一時間,天幕再次有了變化。

【請各位同學上交課後作業】

各朝各代的人不明所以,鹹陽宮中,始皇看著扶蘇交上來的奏折,暗自評估。

天幕的出現打斷了他的思緒,他來到殿外,在早已備好的席位上端坐,看到天幕的群臣相繼入宮,等著與陛下一同欣賞奇觀。

不多時,天幕又有了變化,這次出現的是一個個名字。

【秦·扶蘇,西漢·桑弘羊,西漢·董仲舒,唐·長孫皇後……以上課後作業回答正確,獲得一次評論機會。】

“什麼是評論?”

“難不成還能與天幕上的仙人對話!”

第一次的天幕被很多人當成了奇觀,認真聽講的沒有幾個,完成課後作業的更少。就如現代社會有人信誓旦旦的說世上有鬼神,想來也沒人會當真吧,更不會順著他的思路思考如何見到鬼神了。

秦朝隻有幾個公子上交了自己的作業,漢武帝時期朝則是朝中部分文官上榜。

唐太宗與群臣憂心自己的身後之事,沒有顧及課後作業,長孫皇後在後宮教導兒女,將此課後作業布置了下去,自己也隨手寫了一份,沒想到卻上榜了。

李世民當即命人請皇後到太極宮議事。

“觀音婢,沒事吧?”

長孫皇後:“陛下不必憂心,臣妾沒有什麼影響,隻是得到一次機會,可以在天幕上發表評論。”

李世民:“太好了,這天幕不知是何方神仙,可能為我大唐指引前路?”

長孫皇後知道李世民心中的擔憂,勸慰道,“二郎,帝王的功績不以私德論斷,你隻要做一位明君,便無人敢置喙!”

李世民將長孫皇後抱在懷裡,靜靜地等著天幕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