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爭霸 曹操:我的誌向是做漢征西大……(1 / 2)

【大家的問題小希都看到了。不過,朝代更迭是初中便會學習的內容,想來沒有人不清楚,大家要問的一定不是何人何時做了何事亡國這樣簡單的問題吧。若要深究下去,每個朝代的滅亡都能拓展成一節課,小希沒有準備這些問題的答案,將來有機會我們再一起探討吧,接下來進入本課內容……】

小希生硬的將話題轉向自己已經備好的課程,轉身在白板上板書,平行時空曆朝曆代的人卻有些崩潰:我們就想知道那些最簡單的問題啊!

秦始皇:“留下一些評論機會,等合適的時機再問。”

劉徹:“朕好不容易得到的機會,浪費了。”

衛青默默的看著自家陛下,慶幸自己沒有盲目跟風,這一次就留到陛下需要的時候再用吧。

李世民:“看來,不能漫無目的的提問,若是問及安史之亂的起因經過與結果,主播定會以這是常識一帶而過……”

房玄齡:“陛下,若是主播提到其他戰亂,便可與安史之亂橫向對比,得出答案。”

春秋爭霸,最不缺的就是戰爭。

【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是中國曆史上的春秋時期,這一時期,周王室逐漸衰微,各諸侯國為爭奪中原霸主地位,互相攻伐,先後崛起了鄭、齊、晉、秦、楚、吳、越等多個實力較強的諸侯國。】

【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儒家認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這才是合乎義的,而春秋時代則是“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所以沒有合乎義的戰爭。】

評論區

“孟子生活的時代太早了,若是看到能看到後世的戰爭,就不會這樣評價了。”

“戰爭就是為了搶奪土地人口與財富,春秋的時候還有一層遮羞布,後來就赤裸裸了。”

“春秋,弑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

“衡量正義的戰爭和非正義戰爭的標準主要是看發動戰爭的目的是什麼,而不是由看什麼人來發動戰爭。順應曆史潮流,符合人民利益的戰爭,就是正義的,反之就是非正義的。並不是說周天子發動的戰爭或者合乎儒家禮法的戰爭就一定是合乎“義”的。”

“評論區驚現大佬。”

“合影。”

“合影+1。”

古代的文人卻對評論區的說法嗤之以鼻。

“天子受命於天,代天牧民,怎會有錯。”

“難道諸侯叛亂以下攻上就是正義嗎!”

也有開明之士意識到,後世是一個與他們所處的時代完全不同的世界,評論區的態度便是那個世界的主流思想。

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在這一刻碰撞,能產生怎樣的思想火花,我們拭目以待。

【《春秋》這本書不同於同時期的其他史書,它並不是單純地記述史實,而是融入了孔子自己的看法,繩之以儒家的道德標準,也就是“春秋大義”,用以褒善貶惡,撥亂反正。因此,《春秋》在記述戰爭時立場態度是十分鮮明的,那就是譏諷不合禮法,不合道義的戰爭和罪惡。故而孟子說“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評論區(金色字跡)

“孔子: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孫子: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聖人!”

“天爺,我見到活的聖人了!”

孔子和孫子的名字出現在天幕上,炸出了不少留著評論潛水的古人,現代觀眾卻看的莫名其妙。

等直播間能改名字了,三皇五帝任我取用,我一定要改個威武霸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