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爭霸 楚國:我是蠻夷我怕誰……(2 / 2)

能善始卻不能善終,連累自己也風評被害,現在逃離齊國還來得及嗎?

齊桓公則震驚於自己的死因,一代霸主居然落得個如此難堪的下場,為後世千百年之笑料耳。

……如今,不隻是後世,當世之人也會轟然而笑吧。

以後召集諸侯盟約還有誰會真心敬服。

天幕誤我!

秦始皇:“齊桓公當為朕之鑒。”

賈誼:“所謂中主者,齊桓公是也。得管仲、隰朋則九合諸侯,任豎貂、易牙則餓死胡宮,蟲流而不得葬。”

劉徹,李隆基:隻有昏君才會晚年昏聵……

【齊國的霸主地位僅持續了30多年,齊桓公死後,齊國陷入混亂衰敗的深淵,從此一蹶不振。】

【接下來,中原爭霸的舞台是晉楚兩國的。晉文公的戰略是“尊王、利民、講信、修禮。”楚國爭霸的綱領則是“撫有蠻夷,以屬諸夏”。兩國之間的爭霸戰爭長達百年,因此也創造了不少膾炙人口的故事。】

【比如“退避三舍”,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十幾年。重耳來到楚國時,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君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主持朝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三舍即九十裡。】

【後來,重耳回到晉國當了國君,是為晉文公。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踐行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裡,駐紮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評論區

“這就是陽謀啊。”

“既獲得了信守諾言的好名聲,又戰勝了敵國。”

【晉文公遵守諾言還有一件事可以體現,周襄王賞賜晉文公四個地方,有個叫原的地方不服,晉文公就派兵包圍了原,他下令包圍三天,三天後,原沒有投降,但其內部已經彈儘糧絕,一天都堅持不下去了,隻要再包圍一兩天就能將原收入囊中,但晉文公還是守約退兵了。說三天就三天,一天都不能多。晉文公認為與原比起來,信用更加重要。】

晉文公重耳:“信是國之寶,得到原卻失去信,是得不償失。”

【當然,這樣堅守原則的不隻晉國,楚國也有自己堅持的“禮義”,晉楚邲之戰中,潰散的晉軍,爭舟渡河,喧囂之聲,徹夜不絕。有的戰車陷入泥坑,無法前進,楚人教他們抽去車前橫木。馬仍盤旋不進,楚人又教他們拔去大旗,扔掉轅前橫木,戰車才衝出陷坑。結果此時,晉軍反而回頭對楚人說:“吾不如大國之數奔也。”我沒有你們楚國人熟悉逃跑的招數啊!】

評論區

“哈哈哈哈……”

“一片真心喂了狗。”

【楚莊王貢獻的曆史故事有“一鳴驚人”“問鼎中原”等。在楚莊王之前,楚國一直被排除在華夏文化之外,他是在楚國大力推行華夏文明的第一人。自楚莊王始,楚國逐漸強大。】

司馬遷正在編撰《楚世家》,將自己聽過的一個小故事寫了下來: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

楚國:我是流氓我怕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