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 工於謀國,拙於謀身。……(2 / 2)

王安石也在專注地看著天幕,將他認為有用的東西都記錄下來,這個幾百年後的同行者的一些做法還是值得自己效仿的。

這一次,有神宗皇帝的支持,有天幕的偏向,定要挽救衰亡的大宋,走出不一樣的未來。

【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麵性,張居正的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並沒有改變明朝財稅製度深層次的弊病。】

【王朝末年的土地兼並導致了越來越多的流民,國庫卻沒有足夠的財政收入,無法發揮國家機關的作用。若不從根本上進行改革,打破大明建國以來形成的利益階級,重新分配各階層的利益,便無法挽回國家的衰亡。】

評論區

“每個朝代都是這樣滅亡的。”

“這就是曆史周期律,封建王朝是避不過去的。”

各朝的統治者都有些驚異,王朝的滅亡居然是必然的結果,難道就沒有辦法挽救嗎?

“朱由檢:災害頻發,國庫空虛,亂民肆虐,這正是朕麵臨的困局,請天幕教我。”

崇禎帝將自己的求教發到評論區,但並沒有幾個現代的觀眾注意到,畢竟,朱由檢這個名字在非曆史專業觀眾眼中很難與崇禎帝聯係起來。

倒是明朝的皇帝看著金色評論,很快便意識到這是自己的後代。

朱元璋恍惚了一下,“朱由檢?這是朕的幾代孫?”

朱元璋希望自家江山千秋萬代,後代子孫代代相傳,便早早將自己兒子子孫後代的名字都排好了。

朱標在心裡暗暗算了算排行,疑惑道,“這似乎不是兒臣的後代……”

朱元璋心裡咯噔一下,之前天幕提過一次萬曆皇帝的名字,當時他便恍惚覺得奇怪,沒想到不是自己疑神疑鬼,是真的有鬼啊。

“這是……老四的後代!”

朱元璋與朱標以及所有皇子的目光一起聚集到朱棣身上。尚未及冠的朱棣一片茫然,他還沒有兒子呢,怎麼就說道他的後代了。

不知這上百年發生了何事,使得皇位從太子一係轉到了老四一係?

朱棣反應過來,忙向朱標解釋:“大哥,你知道弟弟的,弟弟一向唯大哥馬首是瞻,萬不敢有二心!”

朱棣的反應也是好笑,他不想著向老爹解釋,而是先跟朱標解釋,可見這個大哥在他心中的地位。

朱標自然相信朱棣,“四弟不必心急,大哥相信你的忠心,想來是大哥的子孫後代出了什麼問題,皇位才會落到四弟一係。”

朱元璋也想到了這一點,這才沒有處置朱棣。

此時,天幕關於張居正改革的介紹已經接近尾聲了。

【工於謀國,拙於謀身的張居正,為大明續了一條命,卻落得個被鞭屍抄家的下場,令忠臣寒心,奸佞狂歡,從此後誰還敢為大明奮不顧身。一個於謙,一個張居正,是大明的社稷之臣,卻都被皇家抄家滅門。六十多年後,亡國之君崇禎帝高呼“群臣誤我”之時,可曾想到於謙與張居正。】

再一次聽到大明亡國的消息,明朝的皇帝們一起抑鬱了。他們已經知道明朝國祚不足三百年,再次看到天幕的論斷,不過是在大明的屍體上蓋棺定論罷了。

天幕提到的幾人卻無法淡定。

景泰朝的於謙:我被抄家滅族了!

於謙保住北京城後,便有了急流勇退的自覺,他多次遞交辭呈,卻如同石沉大海,景泰帝都沒有批準。

於謙:實在不行就裝病乞骸骨,希望陛下看在我一把老骨頭的份上憐惜一二。

張居正:我的努力僅僅為大明延續了六十年壽命,噗……

萬曆皇帝:說是萬曆新政,朕卻沒有姓名。

崇禎帝:沒想到朕真的是亡國之君,看到天幕,那些亂臣賊子肯定會更加猖狂的。

評論區

“好可惜。”

“忠心義烈,肩挑日月的於謙啊。”

“明朝真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朝代。”

“明朝這些皇帝沒有一個特彆昏庸的,但明朝就像江河日下一樣,慢慢地沒落了。”

“樓上忘了大明戰神!”

“我大明戰神怎麼能沒有姓名!”

“就是,華夏上下幾千年的曆史,大明戰神怎麼也能在亡國之君敗家皇帝中排個前五吧。”

“噗……”

原本看到“大明戰神”,明朝初年的眾人還以為這是一位武功卓越的皇帝,朱元璋和朱棣都在想:憑朕的武功定然就是這個大明戰神,後代還能有比朕更厲害的皇帝嗎。

這個稱號還不錯,稍後就讓史官記到起居錄中。

沒想到居然是反諷……

還好,隻是在心裡想了想,沒有說出口。

不要讓朕知道這個大明戰神是誰,不然朕一定要讓你在出生前就人道毀滅。

明初的皇帝們在心中如此血腥的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