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去渡口 談曉蘭這次做的絨花……(2 / 2)

第二日天氣晴朗,談曉蘭吃過早飯,就和繼母一起到村口,搭了去渡口的牛車。

到了渡口,兩人沒去商行,而是直接去了鄭啟楊家裡。

當初鄭啟楊的父親把家業輸了個乾淨,喝醉酒不小心掉河裡淹死了,鄭啟楊停了學業在商行裡做夥計,他母親也在渡口擺了個茶水攤,母子勤勤懇懇的又把日子過了起來。

現在鄭啟楊做了商行大掌櫃,兒女雙全,他娘也早已不在擺茶水攤。

他們現在住的屋子,是鄭啟楊做門店掌櫃的時候置辦的,當時請了談曉蘭全家來做客,後來兩家年節也都走動著。

何氏敲響門,裡麵傳來一聲問詢:“誰呀?”

何氏聽出是鄭啟楊的妻子王氏的聲音,就道:“弟妹,是我。”

王氏喜道:“嫂子來了!”

然後趕緊開門,熱情的把人迎了進去。

談曉蘭叫了聲:“嬸子。”

王氏就說談曉蘭:“上次走的急,沒顧得往家裡來,今天可得好好玩一天。”

談曉蘭笑道:“原本就打算著叨擾嬸子一天的。”

說著話,鄭母和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從屋裡出來了。

何氏打了招呼,然後說:“知道嬸子這裡什麼也不缺,這是家裡醃的鹹雞蛋,現在正好吃。”

鄭母就說:“這個好,家裡的還沒醃好,我又不喜歡外麵賣的,咱們自己家醃的可太好了!”

王氏就接過籃子,說何氏真是太客氣了。

幾人說笑著進了屋,談曉蘭看著一直緊跟著奶奶的小姑娘,說道:“一段時間不見,翠兒又長高了。”

鄭老太摸著孫女的頭,說:“長高了,卻不喜歡說話了,見了伯娘和姐姐也不知道喊人。”

翠兒往奶奶身上靠了靠,說:“你們說的太熱鬨了,還沒輪到我說話呢。”

王氏就說她:“就你理由多!”

談曉蘭就走過去,對小姑娘說:“翠兒比上次見到高了,白了,頭發也更好了。”

小姑娘聽到誇獎,忍不住抿著嘴笑。

談曉蘭從隨身挎著的包裡,拿出個盒子,說:“姐姐自己做的小玩意,送給你。”

和現代人認為的,古代人出行,萬物往懷裡塞不同。談曉蘭真正生活在這個時代才知道,隻要不是遠行,男子出門基本上會在肩膀上搭一個褡褳,女子出門會隨身挎一個挎包或者胳膊上挎個小包袱,東西多了,就拎一個籃子,或者是大包袱。

麵對談曉蘭遞過來的盒子,翠兒看向了祖母。

鄭老太:“你蘭兒姐姐給你的,趕緊接著吧。”

翠兒這才接了盒子。

談曉蘭:“打開看看喜歡麼。”

翠兒打開,裡麵正是談曉蘭教妹妹做絨花時,自己做的那朵雙色的絨花。

翠兒看著盒子裡的絨花,先是“哇!”了一聲,然後才道:“太漂亮了!”

一個小禮物,瞬間消弭了兩人之間的陌生感。

留下大人在正堂說話,談曉蘭和翠兒去她屋裡試戴絨花。

談曉蘭說以後再給她做幾個家常戴的小絨花,翠兒也許諾給談曉蘭做一個隨身的小包。

兩人正說著話,王氏過來,讓翠兒去商行找她爹,中午定一桌席麵。

談曉蘭隻說不用,在家裡做些家常菜就是。

王氏就對談曉蘭道:“好孩子,這個你不用管,各家酒樓靠著商行介紹生意,給的價位比咱們自己做的貴不了多少,不但省火省事,咱們自己也做不出人家那口味,所以家裡來人,都是去酒樓叫席麵。”

既然這麼說,談曉蘭也不再說彆的,隻說和翠兒一起去,王氏自然不會反對。

鄭啟楊家就在市場後麵的住宅區,這一片住的,要麼是商行或者酒樓的掌櫃的,要麼就是自家有門店,再往前住的是擺攤或者做工的,這裡距離市場近,不如後麵安靜。

兩人穿過住宅區,到了商行,這會鄭啟楊正招待客戶,距離中午還早,談曉蘭沒讓翠兒打擾鄭啟楊,先讓她給自己介紹一下,各家酒樓各自拿手的菜係。

談曉蘭想了解各家菜係,翠兒乾脆拉著她到街麵上,指出各家酒樓,然後不止說出那家拿手的菜係,更是把他們家最拿手的菜也介紹了個清楚。

看著越說越精神的小姑娘,哪裡還有剛開始時的靦腆樣子,談曉蘭不用問就知道,這就是妥妥的一枚小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