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家宴 三老太太這人,謝莫如……(1 / 2)

千山記 石頭與水 3322 字 1個月前

三老太太這人,謝莫如是經常見的,三老太爺三老太太這對夫妻雖是老字輩,年紀正經不算老,比謝尚書大不了幾歲,是謝尚書嫡親的小叔叔,據說當初謝尚書之爹謝老太爺過逝時還抓著兒子的手讓兒子照顧小叔叔。這些年,又是親叔侄,三老太爺與尚書府一向關係不差。三老太爺從未出仕,膝下兩子一女,長子謝駑在翰林供職,次子謝驥捐了個通判,長女謝燕年紀最小,亦已出閣,嫁的不是彆家,正是寧姨娘的娘家三弟寧卓。所以,三老太太與寧姨娘相近,未嘗沒有這方麵的原因。以往謝燕亦常隨三老太太來謝家說話,今日還未見謝燕來,想是嫁了人不比在娘家隨意,隻是這樣的日子,再沒有不來的理。

今日隨著三老太太過來的女孩子,謝環謝珮是謝駑嫡女,謝琪則是謝驥庶女。這幾位姑娘,謝環謝珮年紀較大,一個十三一個十二,餘者謝琪八歲,小謝莫如謝莫憂兩歲。不過,不論年紀大小,一水兒都是堂姑姑輩的。

謝家宴客,又是謝柏探花之喜,請的賓客除了本家,便多是親近往來的人家,不算盛大,也絕不冷清,各處皆精心預備了。官客堂客一前院一內宅自不必說,姑娘們也自有姑娘們說話的地方。

女孩子們去芷蘭廳說話,謝環謝珮與謝莫憂是極熟的,同謝莫如打聲招呼,便與謝莫憂唧唧咕咕的說起話來,無非是衣裳首飾之類。謝琪是沉默少言的性子,安靜喝茶。謝莫如坐了一會兒,謝二老爺府上的姑娘們也到了。謝尚書與謝二老爺是嫡親的兄弟,父母過逝後便分了家,親近自不必提。隻是,二老爺二太太夫妻帶著小兒子小女兒在外為官,並不在帝都,其長子謝槿一家亦是外放為官,如今在帝都是次子謝楓一家。故此,由丫環婆子引來芷蘭廳的便是謝楓長女謝靜。

謝靜年紀尚小,不過六歲,後頭還跟著奶娘,謝莫憂命人拿了吃的逗她說話兒。隻是謝莫憂今日責任重大,待謝太太娘家朱家的幾位姑娘過來後,她就得去招呼朱家姑娘,隻得命婆子丫環小心哄著謝靜些罷了。

謝靜吃些東西,就要喝水。謝靜的奶娘讓丫環去外頭要些溫水,有些不好意思的同謝莫如解釋道,“姐兒年歲還小,不敢叫吃茶。”這位奶娘很是負責,生怕屋裡姑娘小姐們再亂給謝靜吃東西,就抱了謝靜在個冷僻處呆著,結果就挨上了謝莫如。

謝莫如知道謝楓的妻子蘇氏出身徽州蘇家,養育孩子向來精心,便點點頭,同奶娘道,“阿靜年歲小,是不要吃茶為好。倒是一會兒席麵兒上的東西不知適不適合她小孩子吃,阿靜在家都吃什麼,我吩咐人去小廚房一聲,到時叫他們單做一份好克化的出來。”

奶娘更不好意思了,來人家赴宴,哪裡還有點菜的道理?謝莫如平日不喜多言,看奶娘似有顧慮,便不再多說。奶娘喂謝靜喝了水,十分感激道,“實在是勞煩大姑娘了,要是便宜,蒸一盅蛋羹就好。”雖有些不好意思,不過能被蘇氏指為親閨女奶娘的人,定是心腹。從這個奶娘舉止中也能瞧得出來,那真是不錯眼睛的盯著謝靜。為了自家姑娘,奶娘沉一沉心,便厚著臉皮開口了。說來她對這位尚書府的大姑娘還是頭一遭見,要不是剛剛堂姐妹間互相見禮,奶娘還不知道這位就是尚書府的大姑娘呢。

謝莫如問了奶娘幾句謝靜有無忌口的話,便讓靜薇下去吩咐了一聲。

一時,又有幾家親戚的姑娘們到來,瓊閨秀玉滿滿坐了一屋子,隻是同謝莫如相熟的實在一個都無。還有寧家幾位姑娘時不時朝謝莫如瞧一眼,倒像沒見過似的。不過,人來的多了,謝莫如這邊兒也不冷清,隻要不是姓寧的,大家彼此總要打聲招呼。其實,便是寧家姑娘,也要硬著頭皮過來同謝莫如打了聲招呼。

大家不論親近還是冷淡,總之一團和氣的說笑直至開席。謝家請了兩班小戲,有說有笑的熱鬨了一日,直待晌午過後,諸親朋起身告辭。謝莫如謝莫憂均跟在謝太太身邊送走客人,謝莫憂朋友頗多,來人皆有交情,麵兒上頗有依依不舍之態。謝莫如站在謝太太身畔,隻是微微含笑而視。

諸人走的都早,留到最後就是三老太太一行,大家便在謝太太房中喝茶說話。謝燕雖沒跟三老太太一並來,倒是一並留下了,說是要回娘家住幾日。謝太太笑,“做人家媳婦的,還這樣時不時的回娘家,仔細婆家挑理。”

謝燕笑,“婆婆疼我,是再不會挑我這理的。”

三老太太慈愛的望著女兒,笑道,“我就發愁阿燕這性子,都嫁人了,還跟做姑娘時似的,虧得親家不嫌她。”

謝太太笑呷口茶,“阿燕活潑,這樣更討人喜歡。”

謝駑之妻李氏也就比寧姨娘略長三兩歲,或者是三太太這個婆婆不大好服侍,李氏眉眼間竟有幾分憔悴老相,聞言亦笑,“我也這樣說,女孩子就得似妹妹這樣才好,不然跟個木頭樁子似的,半天沒一句話,又有什麼趣。”

謝駑之妻於氏二十出頭兒,生得眉目如畫,接了妯娌的話笑,“妹妹這輩女孩兒少些,除了妹妹,就是遠嫁的大姐姐了。我嫁來的年頭淺,沒見過大姐姐,隻聽母親說過,大姐姐在家時也是難得的爽俐人物。”

謝太太一歎,“是啊,大妹妹嫁的遠,這都多少年沒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