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虛竹 少林寺外蹲守,見到虛竹……(1 / 2)

在一塊平整的木板上刷著黑漆便可充當黑板。而粉筆是用生石膏加熱到一定的溫度,使其部分脫水後變成熟石膏,然後將熟石膏加水攪拌成糊狀,灌入模型凝固而成。

這些準備工作都是由林佳期幫著完成,翠兒有跟著她爹學唱曲兒的經曆,有和林佳期學武、學認字的經曆,就自我琢磨了一套教學方案,對濟民山莊的掃盲班教學工作還是很有信心的。

濟民山莊內六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莊民們必須學會認字的消息,已經由李莊頭傳達下去,雖然大家不理解莊主這麼做的意義,但在強製性的要求之下不得不遵循。

從內心來說,莊民們還是特彆感激的,畢竟這個時代讀書認字是有錢人才特有的權力。一般的農戶家庭,想培養一個讀書人,得舉全族之力才有可能成功,更何況他們這種莊子裡的佃戶,想都不敢想。

認字的第一天,翠兒一大早來到濟民山莊,先是查看莊內房子建造進度,這也是林佳期交給她的任務之一。之後來到打穀場,將黑板掛在打穀場旁邊的一顆大樹上,等待佃戶們到齊。

打穀場是農家用來翻曬糧食及脫粒的地方,場院裡的土地,用石碌軸壓的緊密平實。佃戶們互相轉告很快都趕到打穀場,看著眼前的老老少少大概百八十人,翠兒也不多廢話直奔主題。

“以後每日這個時辰,大家來這裡學認字,下雨方可休息,等宿舍那邊建好之後,會專門空出三間空屋作為教室,教室就是專門提供給大家學習的地方。十五歲以下的孩子每日學習半天,認字、算學、武藝三門主課,認字由我來教,算學和武藝由首領親自來教,首領就是你們的莊主。十五歲以上的學完認字即可忙莊裡的活計,想學算學或武藝,就等晚上空閒下來之後讓自家孩子去教你們。每旬都會有測試,第一名的有獎勵,合格才算過關,不合格的有懲罰,而且直到合格為止。”

翠兒說的這些都是林佳期提前給她培訓的,當然還有更多的內容,後麵會一一實行。翠兒教完認字後會繼續跟著一起學算學和武藝,下午還有去少林寺外蹲守的任務,晚上還要跟著林佳期學更多的知識。她這一天是真夠忙的。

短短兩天的準備工作並不完善,但林佳期已經儘量做到最好。認字是最基本的要求,無論什麼工作都離不開認字和算數,她打算教一批算學特彆強的隊伍為以後做準備。

教武藝也是不得已的選擇,畢竟這是個武俠背景下的世界。要想社會穩定還是種田經商模式比較和諧,不用整天打打殺殺,那就儘量讓這裡的原住民們,在這是個武俠背景下開啟種田經商思維。

看著一臉茫然的莊民們,翠兒想起林姐姐說的話:“佃戶們一開始可能不懂你在說什麼,那沒關係,你隻要告訴他們怎麼做、照著做就行,久而久之等大家學會自主思考的時候,你就成功了。”

翠兒也不太懂林姐姐的話,但她照著姐姐的安排去做就行。她每日在黑板上寫十個字,教大家認讀寫,認讀容易,寫就讓莊民們用樹枝在地上寫寫畫畫。

第一節認字課結束後,大人們就該忙啥忙啥,留下孩子和少年們繼續跟著林佳期學習算學和武藝。三十七個孩子加上翠兒一起跟著林佳期從基本的認識阿拉伯數字開始,沒錯,不是繁體數字,而是簡單易學的阿拉伯數字。林佳期覺得既然打算做改變,那就將簡單易學又實用的知識在這裡普及。

天龍劇情的正式展開還有十八年,十八年裡她可以做許多努力和改變,特彆是娃娃需要從小抓起,這一批成長起來的娃娃們都將是她的助力,這個社會的助力。

男孩子們學的武藝主要是原身記憶裡的羅漢拳,給女孩子們傳授破戒刀法。內力也是家傳的內功心法,林佳期不可能將北冥神功傳授給任何人,要是教了個武林敗類那真是哭都來不及。

上午教學,下午林佳期就以男裝打扮帶著翠兒來到少林寺外蹲守。從大理回來,一路上救下的不少女人表示要來濟民山莊投靠,如今山莊還不出名,她們就隻能像算命先生似的,手拿一幡上寫著濟民山莊四個大字。翠兒一平平無奇的婦人裝扮,將幡豎立在身側,自己則守在旁邊寫寫畫畫。

林佳期則以男子打扮,借香客的身份進寺察看,虛竹如今隻是個不到五歲的小娃,,在少林寺作為一名普通小僧人。他身上還有原身葉二娘留的二十七個香疤,因此,他對自己僧人的身份,自小就十分認同。

又從知事起就生活在寺廟,更是心無旁騖,專心禮佛,對禪門戒律,佛家經文,自然而然的虔誠信奉。這樣的虛竹,林佳期從沒想過要強製性將人帶走,有蕭遠山在也不敢隨便帶走。

目前能做的就是先確定孩子是誰,試著接觸、認識、熟悉起來,哪怕暫且不暴露母子的身份,隻要陪著孩子平安長大即可。

在少林寺裡最高輩分玄字輩,後慧子輩再是虛子輩,虛竹的少林師傅叫慧輪,但是此人武功低微,並未傳授虛竹武功,隻是教導一些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