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主意 內力大漲,收養虛竹(2 / 2)

林佳期張了張嘴一時噎住,這叫我怎麼回答?難道要告訴你:我不是你爹,但我是你娘嗎?現在說出這個秘密肯定不合適。她平複了心神才道:“好吧,是我太喜歡小虛竹了,就想著領回家,你不願意嗎?”

孩子的臉上露出糾結為難的表情,但還是老實地回答:“師傅說我身上有二十七個戒點香疤,說我與佛有緣。而且我爹娘如果來寺裡找我,也能馬上找到。林叔叔要是想小僧可以常來寺裡看我。”

好吧,又是無言以對,林佳期心裡歎氣,這件事得好好謀劃才行。今天畢竟是大年三十,等會兒寺裡的香客該都回家過年了,她在這裡太過明顯,也不知蕭遠山這個煩人精有沒有經常盯著孩子。瑪德,有本事找正主乾架,結果被坑的全是無辜之人。

想到這裡,林佳期從背上將包袱拿下來套在小虛竹的脖子上。大大的包袱瞬間從小人兒的脖子垂到地上,差點沒把孩子給摔了。林佳期一把托住孩子的身體,笑著連人帶包袱一起抱起來。

不顧孩子的掙紮一路抱到前殿,此時正好小虛竹的師傅慧倫來尋小弟子。林佳期將孩子放在地上後對慧倫恭敬地行禮,慧倫師傅回禮。

“大師,我見虛竹小師傅真誠可愛,甚是喜歡,這是在下給小師傅的布施,隻有一些衣物和尋常的吃食,還望不要推拒。”

對待慧倫師傅,林佳期還是非常敬重的。對方雖然武功很差,但對虛竹卻頗為愛護。他沒有教給虛竹多高深的武功,但卻教給孩子許多做人的道理。

原著裡,虛竹的佛經讀得非常熟練,同很多人談論佛法都是頭頭是道,堪稱一個小法師。顯然,這是慧輪苦心教導的結果。作為僧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下山出寺,武功強弱沒什麼要緊,佛法修行卻非常重要。慧輪在徒兒虛竹的教學上,花費了很多心血。

慧倫師傅聞言隻是衣物和吃食也就替小徒弟收下了:“謝林施主布施。”

然後看向小徒弟,小虛竹會意也雙手合十恭敬行禮:“謝謝林施主布施。”

慧倫師傅滿意地點點頭,林佳期卻隻想嘴角抽抽,果真是親傳弟子,都是一模一樣的味道。

幫小徒弟將大包袱送回寮房,寮房裡其他的小和尚們都不在,今日過年,管理會寬容許多,孩子們不知道在哪個師父師伯那裡分享吃食呢,唉,孩子們小,難免愛熱鬨嘴又饞。

將大包袱打開幫著收拾時發現,裡麵有一套厚實的棉衣,一根油紙包好的糖葫蘆,一盒點心,一包飴糖。都是用心置辦的東西,考慮到小孩子的喜好,此心難得。

慧倫慈愛地看向小徒弟:“徒兒,為師觀林施主對你甚是用心,可是有何想法?”

誠實的小虛竹怎會對師傅說謊,而且他也不認為有沒什麼不可說,直言道:“師傅,林施主說讓我跟他回家去,給他當兒子,我說這裡才是我的家,他也不是我爹呀。”

慧倫無奈地摸了摸小徒弟的腦袋,他觀林施主人品端方,家境富裕,不像是壞人。再說,小徒弟能有什麼值得對方惦記的呢?如果虛竹真能隨他家去,必定能生活的很好。於是,又問傻徒兒:“徒兒為何不願啊?隨他家去能過上富足的生活,可能還會有讀書的機會,不用在寺裡清茶淡飯,青燈古佛過此一生。”

小虛竹對師傅的話表示不解:“師傅,與佛祖相伴一生不好嗎?徒兒覺得待在寺裡很好呀!有師傅的關心,師兄們對徒兒很好,師叔伯們對徒兒也很愛護,徒兒喜歡待在少林寺。”

慧倫欣慰地看著自己的小徒兒,這個孩子心性純善,知恩知禮,在佛法上也頗有慧根,非常得他喜愛,如今一番對話,更是讓他覺得沒有看錯小徒弟。至於林施主想收養虛竹一事暫且不提,他再觀察觀察,如果對方真心實意對待小徒兒,一心一意想接孩子回家,那就到時再議。

一路疾馳回莊的林佳期不知兒子與師傅的對話,在進山莊大門口時卻發現一個小乞兒鬼鬼祟祟地朝莊裡觀看,她拉住韁繩停馬看向小乞兒。

如此寒冷的深冬,看起來才六七歲上下的小乞兒,隻穿著一件單薄破爛的棉襖,襖長及膝,腰部用草繩係著,袖子也卷起來,好幾處都有破了洞,能看到襖裡發黑結塊的棉絮和內裡的灰布麻衣。看樣子應該是件大人的舊棉襖。

下身隻穿著一件單薄的褲子,有點現代破洞牛仔褲的風格,腳踝還露在外麵,凍得通紅。赤著腳,仔細看不難發現腳上有好幾處凍傷。滿臉臟兮兮的樣子看不出男女,從眼神可以發現對她的忽然出現竟然全無害怕,隻有戒備和如狼崽子一樣的狠厲目光。林佳期內心稱奇,好一個大膽的小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