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蠱 刀段和離,突現同心蠱(1 / 2)

最終在天龍寺枯榮大師和眾高僧的見證下,段正明當場寫下兩份聖旨,一份立段譽為皇太子,成年之後即可繼位。

一份宣布刀白鳳與段正淳正式和離,日後雙方嫁娶再無關係,各自安好,並將錯處都攬在段正淳身上,畢竟這個時代對女子比男子要苛刻的多。自此,皇家第一個和離成功的案例便出現了。

出人意料又情理之中,對大理皇家來說反而是禍兮福所依,一場和離反而賺足了百姓們的同情和愛戴。

段正明原以為此事會被百姓們恥笑,有損皇家威儀,沒想到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反而得到一致好評,百姓們紛紛誇讚大理皇室段家人有情有義有擔當,不欺壓弱者,是個少有的大度明理的好皇家。

擺夷族大酋長氣勢洶洶的來,心滿意足的走,他的外孫段譽會成為下一任皇位接班人,哪裡還不滿足,因此,兩族非但沒有因此交惡,反而相處的更加和諧。

而刀白鳳因為段正淳外麵有女人而要求和離的行為,在外人看來簡直不可理喻,男人三妻四妾不是應該的嗎?何況段正淳已經是非常難得的好男人,他並沒有將任何女人帶回王府,整個王府就刀白鳳一個女主人,這樣還不滿意,那就是刀白鳳的錯,錯在善妒。

刀白鳳自然不會在意這些非議,不久後得知消息的刀白鳳表示很滿意,虛名與她早無乾係,拿著皇家給的大筆“賠償款”即賞賜的金銀珠寶若乾,天高任鳥飛,自由自在的生活,難道不香嗎?。

段延慶來得突然,走得匆匆,事情解決之後便絲毫沒有留戀的帶著南海鱷神離開了。段正明出於對政權穩固的考慮,並沒有公開延慶太子的消息。

經此一事,段延慶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原來脫下太子的身份,他其實什麼也不是,辦點事靠的還是以前的身份庇護著,踏入江湖多年至今也岌岌無名,這樣的他又如何給在乎的人支持。

段正淳好歹還有個王爺身份,刀白鳳也開始闖自己是事業,即便是李青蘿也還有一個曼陀山莊,就更不用說武功、產業、聲望都吊打眾人的林佳期,想到這裡段延慶忽然覺得倍有壓力,於是,他決定回聾啞穀閉關修煉,等功法有成再乾一番事業。

卷王林佳期若知曉段延慶的想法必定很寬慰,這才是武俠世界正確的打開方式。

時隔半個月,段正淳終於離開曼陀山莊並成功與四大家臣彙合一起往大理趕去。

如此順利的離開曼陀山莊,段正淳非常得意,心想一定是阿蘿不舍得為難他,他們私下成親,阿蘿唯一的心願得到滿足,因此放他離開。

其實不然,在成親當天喝的交杯酒裡被李青蘿下了料,丁春秋絕對是研究毒蟲蠱物方麵的專家,李青蘿從小耳濡目染之下多少有所了解。

段正淳離開的這些年裡,李青蘿曾無數次幻想,若再次相逢要如何去麵對,是報仇一劍殺了他,還是永遠地留下他。

此時的李青蘿還不到三十歲,處於女人最有魅力的年紀,介於清純與成熟之間,對愛情還抱有期待。加之獨守空房多年,內心寂寞甚至心態扭曲偏激,這種情況下好不容易再見情郎,自然不會再放手。

麵之初李青蘿就有了想法,這次不會再讓段正淳離開,就算留不住人,也一定要留住他的心。

成親那晚李青蘿親手遞上交杯酒,看著段正淳全部喝下,她也毫不猶豫地喝乾了手中的酒,之後的幾天裡兩人形影不離,等她確定計劃成功,半個月時間一晃而過,李青蘿這次沒有任何挽留,還親自送段正淳離開。

讓人納悶的是李青蘿即沒有糾結,也沒露出不舍,溫柔又善解人意的過分,完全不想本人該有的行為,隻是分開時說了一句:“段郎,我在家裡等你回來。”

段正淳心說:“我走了可就不會再回來了。”

隻是這麼想的時候竟然感覺心裡有點不舒服,段正淳隻以為是出於對李青蘿一腔真心的愧疚,離開後的每一天還總是不時地思念對方,即使這樣他也沒在意,認為是最近兩人天天在一起,習慣使然。

段正淳一路風程撲撲趕回大理就立刻進宮找段正明,想先下手為強,提早做好應對刀白鳳或擺夷族發難的準備,沒想到得知的卻是和離聖旨已下,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

“皇兄,你所說之事都是真的?”

麵對唯一的兄弟,段正明還是很心軟的,“君無戲言,如此也好,從今往後你也不用再被束縛,隻要不做出格之事,想如何便隨你去吧。”

段正淳知道一切已成定局,自己無力改變,心情變得複雜無比。兒子被立太子本是大喜事,可前提是越過自己這個父王,還真讓人打擊。

妻子說和離就和離,怎麼會對自己一點也不留戀?原本費儘心機趕回來就是想留住刀白鳳,結果還是晚了一步。